北宋畫家郭熙(1023-約1085)在《林泉高致》中論四時山水云:“春山煙云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凈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苯沂玖怂臅r景物各異之風致。用四條屏圖繪四時山水代不乏賢,自晚明董其昌等人復古之風尚興起,畫壇彌不響應(yīng)。被譽為晚明“浙派”殿軍的藍瑛,所作四屏山水多融凝四時變化于四屏,寄托畫家對四時景物之情,又鑄古爍今——在效法古人程序中另辟蹊徑,古趣盎然,本文所論《擬四家山水》便是藍瑛此類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件。
藍 瑛(1585~1664后) 擬四家山水
設(shè)色絹本 水墨絹本 四屏
160.5×44.5cm×4
藍瑛在這套作品題識中自稱“山叟”、“蜨叟”,叟多為古人年邁后自稱,或是中晚期的作品。據(jù)四圖所題,可知分別為擬元代黃公望(即一峯老人1629-1354)、趙孟頫(趙承旨1254-1322)、倪瓚(倪迂叟1301-1374)與宋代的范寬(范華原,約十一世紀)的畫風。四家程序約略合于四時景色:擬黃公望淺絳設(shè)色應(yīng)春之融怡,趙孟頫青綠之秾艷恰夏之蓊郁;倪瓚蕭瑟類秋之疏薄,范寬積雪切冬之黯淡。
藍瑛出入宋元諸家, “于子久究心尤力。(藍瑛自)云:‘此如書家真楷,必由此入門始能各極變化’” (《明畫錄》)。此春山便是仿黃氏富春山筆意,崇山層迭,岡阪交錯,亂石危峰,雜樹森然,點點綠意纔上枝頭,正是春山之景。山腳兩岸臨流皆有茅屋數(shù)間,對岸有一橋通過溪流,其后有一茅亭。水面前后各有一舟,舟上人閑坐,陶然而忘機。其經(jīng)營布置多取黃公望,而點染則效法吳門畫派大師沈周為多。
第二幅夏山仿趙孟頫青綠山水。遠追唐人仙山樓閣,奇峰盤桓,如入霄漢,有宮室隱然筑于其間,飛瀑之下,水氣彌漫,與山下云氣相接,有一隱者從容策杖過橋,飄渺而不知身在人間。其青綠設(shè)色不妄用,用則必能見夏山之青翠欲滴。
第三幅擬倪瓚山水。枝柯紛然,臨流有別業(yè)兩間,以竹籬絕塵俗。此畫石法折帶皴雖云仿倪,實多得沈周法乳,蒼勁如刮鐵,鏗然似聞金石之音。點苔渾然天成,外實而中虛,雖著筆不多,識者自知其妙。
第四幅仿范寬積雪,不經(jīng)令人想到范寬之《雪景寒林圖》(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水天一色昏霾,若鴻蒙初開,迭巘崇巒,逶迤綿亙,密林參錯,盡成素妝,別有一洞天。幽人策杖出游,方知寒林之寂靜無聲,是噪處反見其靜。
此時藍瑛對個人圖式的把握已能從心所欲,四圖雖參酌諸家,實則無論樹、石、屋宇、人物皆發(fā)己意,絲毫無躊躇促迫之感。其用筆用墨能夠應(yīng)合不同主題,以蒼茫之筆寫蕭索,用溫潤之筆寫郁勃,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盡顯其山水畫豐富的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