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兩漢之際從西域傳入我國,至今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佛教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是人類文明寶庫中光彩奪目的瑰寶。其傳播和發(fā)展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學(xué)、藝術(shù)等領(lǐng)域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yuǎn)的影響。
佛教造像
▲ 2017西泠春拍
唐永淳元年·青石雕彌勒佛坐像
銘文:永淳元年五月五日,比丘尼住兒合房門徒等,奉為□……阇梨海意,敬造彌勒像一鋪,?使亡師神生凈國,面覩慈顏,聞?wù)f大乘,悟無生忍見,在門徒恒為善友,速超彼境,早去愛河,法眾蒼生,咸登覺道。
說明:此造像青石雕刻,制彌勒一尊。面相飽滿,肉髻高聳,其上波髪曲折。雙眉若彎月,兩目低垂,鼻梁挺拔,厚唇輕合,雙耳垂肩,慈祥靜謐。貼身著僧祗支,前襟斜胸,外披天衣。左手置于左膝,右手本施無畏印,惜已佚失。垂足倚坐方形臺座上,兩足赤裸,分踩兩枝外沿的小蓮座上。佛座束腰,下部三層平行迭澀。下部原有連體底座,前部有供養(yǎng)發(fā)愿文,兩側(cè)當(dāng)有兩菩薩侍奉。現(xiàn)兩邊人為分割,上部僅存束腰雙層蓮花座。銘文記“永淳元年五月五日”,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時期,即公元682年。
彌勒凈土信仰的普及源于《彌勒大成佛經(jīng)》、即《彌勒下生經(jīng)》的流行。最初彌勒信仰主要在河北、河南、山西、四川、陜西、江蘇等地傳播。早期彌勒造像主要有兩種:一是菩薩裝,頭戴寶冠,坐姿為交腳式,呈說法相或思惟相;二是佛裝,頭梳發(fā)髻,多為站姿或交腳坐姿,施轉(zhuǎn)法輪印或無畏印。交腳式樣的坐姿佛像來源于中亞及新疆地區(qū),在這一影響下,交腳坐曾是石窟寺彌勒菩薩的定式:在北魏遷都前,彌勒像多采交腳坐式,著菩薩裝,戴寶冠,上身袒裸,佩項圈、瓔珞、蛇形等飾物。北魏遷都洛陽后,漢化程度日深,以皇室為主營造的龍門石窟北魏朝窟中,交腳像依舊是重要題材。至北魏后期,彌勒菩薩像數(shù)量急速減少,至隋唐基本消失,到武則天時期的彌勒造像才再次增多,并多以倚坐式彌勒佛形象呈現(xiàn)。
倚坐像彌勒自貞觀年間興起,高宗以來成為固定形象并逐漸程序化。唐代國力富庶,以豐腴為美,一改南北朝秀骨清像的風(fēng)格。因此當(dāng)時的佛教造像面部圓潤,重頜廣額,體態(tài)豐碩飽滿。在塑造上,工匠們?nèi)谌肓俗约旱睦斫馀c創(chuàng)造,帶有溫柔和婉的女性氣質(zhì),充滿慈愛憐憫之情。
武則天時期的倚坐彌勒佛的服飾通常為褒衣博帶式袈裟或通肩式袈裟,輕薄貼體,衣褶簡潔清晰。面相方額廣頤、眉清目秀。頭飾有螺髻、波形發(fā)髻和磨光發(fā)髻。雙臂曲肘,自然放在腿上,印相多為一手施無畏印,一手作撫膝狀;或一手施無畏印,一手施予愿?。灰灿幸皇謸嵯?,一手持物上舉。佛座有方座、須彌座和獅子座。
此尊彌勒選用的青石,為晉豫一帶石材,屬北方造像。造型是典型盛唐風(fēng)格,這與銘文書寫的年代相符。自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逐漸理政,永淳二年(683)高宗病逝后,更是大權(quán)獨攬。彌勒是未來佛,在釋迦牟尼佛涅盤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后降臨。在當(dāng)皇后時期,武則天強化自己是彌勒在世,也帶來這一時期彌勒造像的盛行。這尊造像是當(dāng)時多種歷史因素的反映。同類可參考《中國歷代紀(jì)年佛像圖典》第263頁,唐儀鳳四年(679年)張玄義造加彩彌勒像。
高:35cm
來源:1.荷蘭阿姆斯特丹卡雷爾·凡·萊爾(Karel van Lier)藝術(shù)行林德特·凡·萊爾(Leendert van Lier)收藏,20世紀(jì)40年代以前。
2.凡·萊爾(van Lier)家族成員繼承收藏,20世紀(jì)40年代至2000年。
▲ 2017西泠春拍
宋·鐵制觀音頭像
說明:宋代鑄像上承盛唐豐腴遺風(fēng),下啟后世俊麗先聲。觀音頭束發(fā)髻,細(xì)眉秀目,雙目微閉,目光向下,嘴唇稍抿。眉、睛、唇均用陽刻線條表示,輪廓十分清晰。面頰豐滿,福耳低垂,法相莊嚴(yán)清凈。神態(tài)慈悲莊嚴(yán),安詳如入無我之境。鑄工精良,精致傳神,淳樸自然。
高:25.8cm
來源:歐洲藏家舊藏。
▲ 2017西泠春拍
11世紀(jì)·銅漆金無量壽佛坐像
說明:本尊無量壽佛造型經(jīng)典,為11世紀(jì)尼泊爾里查維王朝的造像風(fēng)格。主尊與三角形臺座整體鑄造,胎體厚重。菩薩雙手托長壽瓶袒上身全跏趺而坐,佛頭帶大葉三葉冠,冠葉稍內(nèi)收,發(fā)髻高束,佩耳珰,眉眼低垂,似參佛沈思,胸飾瓔珞,項鏈臂釧及腕釧一應(yīng)俱全,尼泊爾風(fēng)格特征明顯。整尊造像打造的工藝手法細(xì)致入微,面部及全身均有泥金痕跡,臺座正面正中亦精心以卷云紋刻花裝飾。原配寶瓶頗為難得,為此中精品。
高:11.2cm
▲ 2017西泠春拍
金-元·木雕普賢菩薩及文殊菩薩佛龕一組兩件
說明:佛龕即小型的佛寺或佛堂,即供佛之小室?!褒悺痹妇蜩弾r崖為空,以安置神像之所,安置佛像即稱為“佛龕”。據(jù)《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四記載,一一之須彌山有龕室無量,其中有無數(shù)化佛。此木雕佛龕為元代便攜式佛龕,方便外出時攜帶禮佛之用。佛龕內(nèi)部呈洞窟狀,文殊騎乘于獅身,意表智慧威猛無比,普賢坐騎為大象,右手持如意,象是普賢形象的標(biāo)志,也是其廣大行愿的重要體現(xiàn)。兩尊佛像開臉祥和,面相圓潤,法相慈悲端莊,從其方圓之開臉及雕刻之五官,無不透露元之氣息。佛龕包漿皮殼古拙,紅綠彩稍有剝落,線條簡約,盡顯古佛味,值得珍藏。
高:21.5cm 數(shù)量:2
▲ 2017西泠春拍
明·銅鎏金寶冠釋迦牟尼像
說明:寶冠釋迦牟尼像,俗稱寶冠佛。佛陀傳記記載,寶冠釋迦像為其王子時期造型,故又稱釋迦牟尼王子像。此尊頭戴寶珠高冠,螺髪緊密規(guī)整,面龐圓潤飽滿,雙耳近肩,細(xì)眉劍目,高鼻薄唇,神態(tài)安然。釋迦牟尼全跏趺坐于雙層蓮臺,左手結(jié)禪定印于右踵,右手施觸地印,正是其戰(zhàn)勝魔羅,大徹大悟,成道之時。嚴(yán)慈靜穆,相好具足。佛身內(nèi)裝藏經(jīng)文俱在,頗為難得。
高:21.3cm
▲ 2017西泠春拍
清·銅鎏金瘦骨羅漢座像
說明:瘦骨羅漢又稱雪山大士,是佛祖釋迦牟尼經(jīng)歷苦行修成正果的經(jīng)典形象,常被用來贊譽人們安貧樂道的志趣。此瘦骨羅漢沿襲經(jīng)典造型,筋骨暴露,似在痛苦中參佛。坐禪姿,螺髪短髯,螺髪上藍彩,面目祥和,胡須稍翹;上身赤裸,前胸后背肋骨根根,鎖骨胸肋、背脊凸出,禪衣下滑圍肚,精心考究鎏金為飾,屈左膝,蜷右腿,雙手交疊于左膝之上。雖瘦骨如柴,但精神矍鑠,面帶慈善。整件主體突出,造型準(zhǔn)確,生動傳神,刀工犀利灑脫。尤為難得的是原配木質(zhì)蒲團紋底座。
帶座高:19.6cm 高:17.6cm
佛教題材
▲ 2017西泠春拍
唐·銅雙龍一佛二菩薩錫杖首
說明:錫杖也稱“聲杖”、“智杖”、“德杖”或“鳴杖”,是中國古代漢傳佛教“比丘十八物”之一。錫杖的作用有三點,一是和尚在行腳云游途中逐害蟲野獸;二是行乞時晃動銅環(huán)發(fā)出聲響;三是年長的和尚,可以用此充當(dāng)拐杖。此拍品為銅制,通體鏨刻,做工精湛,風(fēng)韻古拙。杖首底部以仰首蓮花座為基,上承相背交纏雙龍,頂端為一佛二菩薩。此杖首紋飾華麗,可想見當(dāng)時原狀,必定為皇室進貢或者高僧所持之寶。
高:28cm
▲ 2017西泠春拍
北宋·黑釉凈瓶
說明:凈瓶為佛教僧侶“十八物”之一,游方時可隨身攜帶以儲水或凈手。它淵源于佛國印度,后隨佛教傳入中國、日本、朝鮮等地,梵語音為“捃雅迦”、“軍持”,中國翻譯為凈瓶,唐宋時期流行的的凈瓶造型為管狀細(xì)長頸,頸中部突出如圓盤,長圓腹,圈足,肩部上翹短流。此凈瓶,通體施茶葉末狀黑釉,長頸,腹部長圓,圈足外撇。短流通于腹部一側(cè),流口為一小缽形。凈瓶異于常見的日常器物,為佛教所專用,傳世到今更是鳳毛麟角,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宋代器物。
高:30cm
來源:日本靜岡県遠(yuǎn)江美術(shù)資料館舊藏。
▲ 2017西泠春拍
唐·青銅刻釋迦說法舍利函
說明:舍利函多為裝陳舍利之用。舍利在梵語中意為尸骨,指死者火化后的殘余骨燼,一般用于佛家,多指佛祖釋迦牟尼火化之后留下的固體物,如佛髪、佛牙以及佛指。此銅函方形,上有盝頂式蓋,紋飾繁縟,內(nèi)容豐富,通體采用鏨刻技法,蓋頂刻鳳穿花卉紋,器身每面鏨刻釋迦說法圖,具有典型的唐代風(fēng)格。唐代舍利容器紋飾的圖案具有明顯的融合特征,即具有典型佛教文化特色諸如飛天,說法,又有龍鳳、花鳥紋,真實反映唐代佛教文化經(jīng)過佛教中國化的演變。
高:13cm 長:11.8cm 寬:11.8cm
▲ 2017西泠春拍
宋·磁州窯白釉行爐
說明:爐上部為圓形寬口沿,中為圓形直腹,下為喇叭形長足,造型修長。通體施白釉,釉不及底,細(xì)密開片。
佛家認(rèn)為“香為佛使”“香為信心之使”,焚香是佛事活動中必有的內(nèi)容。佛家有一種修持為“經(jīng)行”,即手捧香爐圍著佛像繞行三圈、七圈或更多,謂之“行香”。行爐即禮佛行香時所用。因為這種香爐既可以放置在原地使用,也可以手持行走使用,故稱為行爐。在宋代名畫《番王禮佛圖》中,繪少數(shù)番王朝拜佛像的場景,其中一人手捧行爐,與此爐形制幾乎一模一樣。
高:11.4cm
來源:1.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
2.弗萊徹(Fletcher)基金會收藏。
宋代趙光輔作《番王禮佛圖》 現(xiàn)藏美國克里夫蘭藝術(shù)博物館。
《番王禮佛圖》中的行爐
▲ 2017西泠春拍
明末清初·黃花梨凈水碗
說明:明代晚期至清代初期凈水碗傳世以青花為多見,而此碗以黃花梨雕成,供奉佛前,木材之古雅紋理似空似幻,使這件凈器更添幾分神秘莊嚴(yán)。明清兩代宮廷信仰佛教,內(nèi)務(wù)府設(shè)有專門的營造司和宮廷造辦處,不惜動用巨大的人力、財力,專門為皇家寺廟制作各類供器。供器即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禮拜,目的是弘揚佛法,而凈水碗即屬佛前供器之一。此件凈水碗,唇口,束腰,腹部微鼓,玉璧形底足。碗形旋削精細(xì),木紋自然清晰。用料奢華,端莊大方,磨制精道,線形柔暢,拋光細(xì)膩,小器大作,堪稱收藏之絕佳品。
高:6cm口徑:14.7cm
▲ 2017西泠春拍
明末·淡居清玩款銅缽式爐
款識:淡居清玩。
說明:“缽”字是佛門盛貯器的音譯,釋迦牟尼手托缽盂,廣種福田,缽式爐屬佛教供器。自佛教傳入中國后,僧人多用之。明宣德時,皇家崇信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大批藏地僧侶紛紛入京朝貢。因而此類爐形也隨之應(yīng)運而生,得到發(fā)展。明末達觀大師弟子法鍇字忍之,號淡居。生而穎慧,才名鵲起。
高:7.3cm 口徑:9.9cm 重量:119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