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890
估價RMB: 800,000-1,000,000
成交價RMB: 1,265,000(含傭金)
梅蘭芳(1894~1961) 一生訪問日本珍貴影像及史料自留孤本
紙本一函(八十五頁)
著錄:1. 梅蘭芳著《東游記》,載于《新觀察》P24,1956年第17期。
2. 《東游記》P3,梅蘭芳著,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年。
3. 胡逢著《1956梅蘭芳第三次訪問日本紀實》,載《檔案春秋》P167-168,2009年第7期。
說明:梅蘭芳作為中國京劇藝術(shù)的代表人物,為京劇邁向世界舞臺做出了重要貢獻。梅蘭芳五十余年舞臺生涯中數(shù)次出國演出,令世界為“梅派”著迷,也讓京劇藝術(shù)在海外發(fā)揚光大。
本標的紀念簿涵蓋梅蘭芳一生歷次訪問日本的珍貴照片、信札、繪畫等資料,梅蘭芳先生《東游記》中記載,1956年5月27日梅蘭芳第三次訪問日本時“帶了一本粘貼著前兩次東游的圖片、文件的資料,請他們指出還有那些人健在”,即是此冊。1919年率團訪問日本演出,是梅蘭芳將京劇藝術(shù)帶向世界的開始;1924年的訪日演出,標志著梅蘭芳藝術(shù)事業(yè)日臻成熟;1930年訪問美國前后路過日本,受到了日本友人熱情的歡迎;1956年訪問日本演出,則是重獲和平后對友誼的紀念。
本標的紀念簿分為三部分:正文十章,記錄梅蘭芳日本演出之經(jīng)過;附載七章,記錄梅蘭芳日本演出周邊之活動;其它十四章,記錄梅蘭芳在日本之生活與交游。共收錄珍貴照片近八十幀,其中簽名照四幀,另有照片明信片約三十五幀;信札約十通;演出戲單及介紹近十種;梅蘭芳上款繪畫四幀;賀年片七種;名刺三十二枚。
涉及日本各界人士包括財閥大倉喜八郎、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東京文士龍居賴三、龍居松之助父子、箱根畫家小室翠云、歌舞伎名家第五代中村歌右衛(wèi)門、第十四代市村羽右衛(wèi)門初代坂東家橋、第八代松本幸四郎、女話劇演員森律子、歌舞伎演員市川左團次、守田勘彌、村田嘉久子,以及與梅蘭芳結(jié)下深厚友誼的今井醫(yī)生一家等;涉及梅劇團及中方人士包括梅蘭芳原配王明華、平妻福芝芳、梅劇團成員齊如山、姚玉英、沈亮超、許伯明、尚小云、陳彥衡以及在日華僑東京山水樓主人等。
此紀念簿約整理于三十年代初,經(jīng)梅蘭芳多年珍藏,并于1956年最后一次訪問日本前夕囑人補跋。章節(jié)清晰,內(nèi)容豐富,大量內(nèi)容未見公布,極為難得。
以下為按原章節(jié)次序詳述:
正文:第1-3章:兩次赴日演出梅劇團人員名錄、演出劇目、公演劇場信息。
第4-5章:日本各界人士歡迎梅蘭芳照片及贈送之紀念品。
第7-8章: 梅蘭芳參觀日本歌舞伎及新歌劇、訪問日本文藝界人士及游覽名勝照片等。
第10章:旅日華僑之招待。
第11章:回國后北京日僑之歡迎
1919年4月21日,梅蘭芳率領梅劇團二十九人離京赴日,隨行人中亦有梅蘭芳原配夫人王明華。本冊第11至12頁存梅蘭芳夫婦于日本近海郵船上大幅合影二幀。5月1日至12日,梅劇團在東京帝國劇場演出12場,劇目包括《天女散花》、《御碑亭》、《黛玉葬花》、《貴妃醉酒》等。后赴大坂寶冢大歌劇場及神戶、京都等地演出。本冊第22至25頁存日本發(fā)行梅蘭芳劇照明信片十二幀。
1924年10月,梅蘭芳再次赴日,為日本群眾舉行義演。本冊第5頁保存在東京帝國劇場之大入袋實物,由注釋可知此為日本劇場滿座后感謝演員之傳統(tǒng),梅劇團此次在東京帝國劇場演出十五日全部滿座,劇場每天均贈此物于梅劇團演員。第6頁存梅蘭芳回國后帝劇經(jīng)理慰問函一通。
梅蘭芳兩次訪日在弘揚京劇藝術(shù)的同時,認真考察了日本戲劇。本冊第14至16頁保留日本歌舞伎名家中村福助、女話劇演員森律子贈梅蘭芳之書畫作品。第30至38頁存日本歌舞伎演員松本幸四郎、市村羽右衛(wèi)門第十四代目初代坂東家橋等人劇照及明信片。
兩次訪日期間,梅蘭芳結(jié)識眾多日本各界人士。除與東京、大坂文學、文藝界人士合影外,第39頁存有梅蘭芳于東京文士龍居賴三家中、箱根畫家小室翠云別墅中合影,讀邊側(cè)題跋可知梅蘭芳與眾多日本友人保持著交流與聯(lián)絡,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止。
梅蘭芳訪日期間亦受到在日華僑的熱情招待。第46頁存梅蘭芳、王明華夫婦受東京山水樓主人招待合影。日比谷山水樓中華餐廳是東京第一家中國餐館,山水樓主人亦為書法家,康有為、胡蘭成、郁達夫、郭沫若等人均曾為其座上賓。
附載:第1章:1923年日本大地震后梅蘭芳倡辦義演。
第2-4章:1930年梅蘭芳赴美國演出前后路經(jīng)日本各界人士歡迎。
第5章:1924年贊助中日聯(lián)合現(xiàn)代繪畫展覽會。
第6-7章:接待日本歌舞伎演員及協(xié)助東京帝國劇場排練中國戲劇。
1919年首次日本演出后,梅蘭芳與日本文藝界人士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1923年日本大地震后,梅蘭芳旋即倡辦賑災義演,第51頁存日本駐華公使、犬養(yǎng)毅之婿芳澤謙吉致梅蘭芳信箋一通二頁向其致謝。后并有龍居賴三、大倉喜八郎致梅蘭芳信札向其通報家中受災情況。
1930年梅蘭芳赴美國演出前后路過日本時,亦受到了日本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第56至61頁存行程中參加大倉男爵茶會節(jié)目單及合影若干。
梅蘭芳積極推動著中日文化交流。1924年中日聯(lián)合現(xiàn)代繪畫展覽會上,展出了梅蘭芳所畫普賢菩薩,第62頁存畫片;第65頁存1931年3月梅蘭芳向“元明清名畫展覽會”借展二件藏畫之收據(jù)。1925至1926年間日本歌舞伎名演員市川左團次、守田勘彌、村田嘉久子來華期間,梅劇團熱情招待。第66頁存梅蘭芳、尚小云、福芝芳等與日本演員之合影。第68至69頁存梅蘭芳幫助東京帝國劇場排演中國戲劇并代購戲裝道具之資料。
其它:第1章:京都回憶。
第2-3章:梅劇團在日本留影及招待日本友人酒會名單。
第4-7章:日本名刺、賀年函片、郵船、旅館殘存。
第8章:日本歌舞伎名演員東日出子中國裝簽名照。
第9章:東京帝國劇場1929年1月演出劇目。
第10章:中國留日學生話劇明信片。
第11-14章:與日本友人合影及日本友人贈紀念品。
梅蘭芳在日本演出期間留下了豐富的回憶并整理成此冊。1924年訪日演出期間梅蘭芳突在京都患急性腸胃病,經(jīng)人介紹于今井醫(yī)生處治療痊愈。今井醫(yī)生注重情誼,對診費堅辭不受,唯曾提及喜愛中國制翡翠袖扣,此事更傳為佳話。1956年梅蘭芳最后一次訪問日本前,又翻開此冊紀念簿,特囑人于第71頁今井醫(yī)生家人照片一側(cè)補記此事。而1956年梅蘭芳帶翡翠袖口重訪今井家時,今井醫(yī)生早已過世。
梅蘭芳十分珍視二次日本之行,將其在日本所得之名刺、旅館、郵船卡片、賀年片悉數(shù)珍藏于此冊之中。第72至75頁則保存了梅蘭芳、姚玉英、沈亮超、許伯明、齊如山等梅劇團成員在日本的珍貴合影。
MEI LANFANG PRECIOUS MATERIALS AND PHOTOS ABOUT MEI LANFANG’S VISITS AND PERFORMANCES IN JAPAN
Eighty-five pages
Literature: 1. Journey to the East, published on Xin Guan Cha, p. 24, issue 17, 1956
2. Journey to the East, p. 3, Theatrical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a, 1957
3. Mei Lanfang’s Third Visit to Japan in 1956, Memories and Archives, pp. 167-168, issue 7, 2009
44.5×31.5cm×85
RMB: 800,000-1,000,000
作者簡介:1. 陳彥衡(1868~1933),中國京劇樂師。四川宜賓人。擅京劇胡琴,對京劇生旦唱腔深有研究。他與京劇界名藝人譚鑫培、梅雨田、孫春山、林季鴻交往,共同設計創(chuàng)造新穎的唱腔,梅蘭芳、余叔巖、言菊朋、孟小冬等都曾得到過他的指點。著有《戲選》、《說譚》、《燕臺菊萃》、《舊劇叢談》等書。在《戲選》中所收的劇碼均附有工尺譜,首創(chuàng)有工尺的京劇唱腔譜。
2. 大倉喜八郎(Okura Kihachiro,1837~1928),新瀉縣出生。父親是新發(fā)田藩的大里正。18歲到江戶學做生意,后獨立經(jīng)營干貨店, 1865年開辦大倉鋪槍炮店,在戊辰戰(zhàn)爭中獲得得到巨額利潤。1873年組織大倉商會和進出口公司。1902年開始在朝鮮和中國的積極投資,興辦南滿洲鴨綠江制材公司,撫順湖煤鐵公司,本溪湖煤鐵公司等。在日本國內(nèi)開辦啤酒、皮革、化工、制麻等大企業(yè)。1911年組成株式會社大倉組,構(gòu)筑了大倉財閥的基礎。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曾以江蘇省鐵路為擔保,貸款給孫中山300萬元。1915年授男爵。
3. 第五代中村歌右衛(wèi)門(Nakamura Utaemon V,1866~1940),本名中村榮太郎。明治大正年間著名歌舞伎演員,屋號成駒屋。1875年被成駒屋第四代中村芝玩收為養(yǎng)子。1911年11月承襲第五代中村歌右衛(wèi)門之名,被譽為“東西方第一女子”。與第十五代市村左衛(wèi)門、第十一代片岡仁左衛(wèi)門并稱“三衛(wèi)門”,并推動了東京演員協(xié)會之發(fā)展。
4. 森律子(Ritsuko Mori,1890~1961),日本著名演員,以喜劇著稱。出生于東京,父親森肇為日本眾議院議員。跡見高等女子學校畢業(yè)后曾學習英語,后畢業(yè)于帝國劇場女優(yōu)一期培訓班,1913年訪問歐洲。1956年承襲第四代目桐大內(nèi)藏之名。作為一名新女性,森律子也受到了諸多批判。著有《女優(yōu)生活二十年》(1930年)。
5. 芳澤謙吉(Kenkichi Yoshizawa,1874~1965),日本政治家、外交官。曾任犬養(yǎng)內(nèi)閣外務大臣。日本新潟縣人,妻子為犬養(yǎng)毅的長女。1899年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英國文學科。1923年5月派任駐中華民國特命全權(quán)公使,期間曾與奉系軍閥張作霖見過面。此后,芳澤歷任駐英國倫敦大使館一等書記官、外務省政務局第一課長、人事課長、政務局長、亞洲局長、歐美局長、駐中國北平特命全權(quán)公使及駐法國大使。1932年,任犬養(yǎng)毅內(nèi)閣外務大臣。1952年至1955年出任戰(zhàn)后駐臺北大使。
6. 山本久三郎(Kyuzaburo Yamamoto,1874~1960),慶應義塾大學經(jīng)濟學系畢業(yè),1914年加入帝國劇場工作。在職期間邀請了梅蘭芳、俄羅斯劇院等眾多海外藝術(shù)家在帝劇演出,并積極對女演員進行培訓。
7. 龍居賴三[近代],日本文學家、戲曲評論家。
8. 龍居松之助(Matsunosuke Tatsumi,1884~1961),日本造園專家、文學家、教育家,文學家龍居賴三之子。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歷史專業(yè),曾在日本女子大學、早稻田大學建筑系等學校任職,1914年參加創(chuàng)立東京高等造園學校,1931年任該校校長。著作頗豐。
9. 村田嘉久子(Kakuko Murata,1893~1969),日本女演員,歌舞伎演員第三代尾上蟹十郎(本名村田勝助)之妹,帝劇女演員村田美彌子(本名村田峰子)之姐。帝國劇院附屬技藝學院第一期學生,畢業(yè)后任帝劇演員。帝劇關閉后加入松竹公司。
10. 渡邊晨畝(1867~1938),本名安藤升。明治昭和時代前期日本畫家。師從荒木寬畝。擅長花鳥,尤擅孔雀。積極促進中日藝術(shù)交流,其作品受徐世昌、溥儀、溥杰稱贊。
相關人物簡介:1. 梅蘭芳(1894~1961),本名瀾,學名鶴鳴,小名裙子,藝名梅喜群、蘭芳、蘭舫,字畹華,室名綴玉軒,江蘇泰州人。杰出京劇大師,“四大名旦”之首。建國后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著有《梅蘭芳文集》。
2. 尚小云(1900~1976),名德泉,字綺霞,河北南宮人。著名京劇藝術(shù)大師,四大名旦之一。工書畫,嘗得陳師曾、姚芒父諸人指授。所作花卉,頗有意味。
3. 齊如山(1875~1962),戲曲理論家。早年留學歐洲,曾涉獵外國戲劇。歸國后致力于戲曲工作,遇到梅蘭芳遂決心幫助梅并為其編劇。1912年在北京經(jīng)常為梅蘭芳的表演及劇本提出修改意見。1916年以后與李世戡等為梅蘭芳編排劇,齊為梅編創(chuàng)的時裝、古裝戲及改編的傳統(tǒng)戲有二十余出。梅的幾次出國演出,齊都協(xié)助策劃,并隨同出訪日本與美國。1931年與梅蘭芳、余叔巖等人組成北平國劇學會,并建立國劇傳習所,從事戲曲教育。編輯出版了《戲劇叢刊》、《國劇畫報》,搜集了許多珍貴戲曲史料。
4. 沈亮超[近代],梅蘭芳秘書兼翻譯。
5. 許伯明(1877~1957),別名葆英,浙江海寧人。出身書香門第,早年留學日本。學成回國后歷任江南武備學堂教官、保定中國銀行行長、江蘇省財政廳長、江蘇省銀行總經(jīng)理、南京中央銀行副經(jīng)理等。與馮耿光、李澤戡并稱為“梅黨三巨頭”,參與了梅蘭芳古裝新戲的創(chuàng)作,并曾于舒石義一起于1919年4-5月陪同梅蘭芳第一次訪日演出。1956年5月入上海文史館任館員,次年逝世。
6. 王明華(1892~1929),梅蘭芳的原配夫人。旦角王順福之女、武生王毓樓之妹。王明華賢淑能干、貌美懂事,比梅蘭芳年長兩歲。王明華過門后,為人持重,居家勤儉,夫妻恩愛,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不久又相繼生下了一兒一女,取名叫大永和五十。夫妻感情和諧,家庭美滿,生活幸福。
7. 福芝芳(1905~1980),女,京劇旦角。旗人。中國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梅蘭芳的夫人。自幼學唱曲藝,1921年經(jīng)羅癭公等人說媒嫁與梅蘭芳,先后為梅蘭芳生育九名子女。
8. 小室翠云(Komuro Suiun,1874~1945),本名貞次郎,日本畫家、南畫家。畫家小室桂邨之子。師從田崎草云,1899年草云去世后加入南華會。1921年與矢野橋村共同組織日本南畫院。1924年為帝國藝術(shù)院會員,1941年創(chuàng)立大東南宗院。
9. 第十三代守田勘彌(Morita Kanya XIII,1885~1932),本名守田好作。歌舞伎演員,屋號喜字屋。為第十二代守田勘彌次子,1890年首次登臺,1906年承襲第十三代守田勘彌之名。與第六代尾上菊五郎共同創(chuàng)辦新劇運動。
10. 第七代澤村宗十郎(Sawamura Soujuurou,1875~1949),本名澤村福藏,歌舞伎演員,屋號紀伊國屋。出生于東京,1881年首次登臺,1911年承襲第七代澤村宗十郎之名,擅長女形、立役。
11. 東日出子[近代],日本女演員,三十年代后期活躍于日本藝壇。
西泠拍賣網(wǎng)上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nèi)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quán)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quán)、商標權(quán)、專利權(quán)及/或其它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quán)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jīng)西泠拍賣網(wǎng)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quán),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zhuǎn)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wǎng)的局部或全部的內(nèi)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wǎng)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quán)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wǎng)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quán)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quán)公約法律保護。除經(jīng)本網(wǎng)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jīng)銷、轉(zhuǎn)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quán)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jīng)濟賠償和其它侵權(quán)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wǎng)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quán)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quán)。應遵守著作權(quán)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quán)利人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