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30
估價RMB: 180,000-300,000
成交價RMB: 322,000(含傭金)
梁同書(1723~1815)、趙懷玉(1747~1823)、蔣?驥(1678~1745)、莊令輿(1662~1740)、丁紹儀(1815~1884)、楊泗孫(1823~1889)、劉翰清(1824~1882)等?袁?枚、蔣汾功、劉翊宸、王懿榮上款 信札一百六十五開
紙本?冊頁(共約一百七十頁)
鑒藏?。何溥M李氏珍藏(朱,二次)?武進李氏(朱,二次)?觀稼樓藏(白,二次) 李珍之章(朱)?珍之所有(朱)?李珍之(朱)?性伯寓目(朱,十次)?性伯寓目(白,二十八次)
說明:蔣汾功、袁枚、劉翊宸、王懿榮等上款。蔣汾功、和寧父子是清代常州文學(xué)創(chuàng)作傳承譜系中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huán),從“毗陵七子”到后世陽湖文派無不受其影響。
此為蔣和寧、蔣驥、莊令輿、徐永宣、趙懷玉、龔士薦等清代常州名士往來札稿三冊,計有信札約55通150頁、詩文稿15頁。圍繞赴京會試、方志纂修、著述??⒃娢某瓿?、具摺謝恩、邊疆困局、履新、延師、謀館、返里、告貸、覓帖等內(nèi)容而作。集中作于康乾時期,部分作于咸豐至光緒時期。
常州是有清一代才士輩出、舉業(yè)最盛的江南地區(qū)之一。康熙至乾隆前期,是常州文化的成長、成熟期。蔣汾功、徐永宣、蔣和寧、趙懷玉均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人物,對后來常州學(xué)派、陽湖文派、毗陵詩派、常州詞派的形成具有廣泛影響。此批札稿對清代常州文化溯源及文人過從等研究具有一定價值,是為重要的常州鄉(xiāng)邦文獻。
信札具體包括:蔣驥9通14頁,曹在豐3通3頁,蔣和寧2通5頁,莊令輿、馬鈺各2通4頁,莊蔣璣、黃濤楫各2通3頁,周騰虎1通9頁,徐永宣1通7頁,宋晉、劉翊宸各1通5頁,徐文詔、劉翰清、樂克山、李惺、錫爵各1通4頁,丁紹儀、陳允頤、馬重各1通3頁,郭柏蔭、楊泗孫、趙均調(diào)、錢楊岳、銘各1通2頁,龔士薦、張維煦、萬鳳池、楊祖榮、杰各1通1頁,槐3通4頁,廷槐2通2頁,鹿傳霖4通13頁,吳重憙3通27頁。詩文稿包括:梁同書、趙懷玉各2頁,嚴翼祖6頁,張迪2頁。佚名札稿約7頁。作者幾乎均出自常州府(無錫、武進、陽湖、宜興)。所涉蔣、莊、徐等常邑望族,內(nèi)部多有聯(lián)姻、結(jié)社情形,家族文人則有雅集傳統(tǒng),其交契具血緣和地緣的雙重屬性。
其中,蔣汾功上款信札約30通50頁,幾乎均為舉業(yè)及治學(xué)事而作。如蔣驥信中勉勵蔣氏多作時文,謂“秋期在即,惟降格從俗,以圖弋獲,望之望之”;龔士薦亦謂“新文益多,為來科必售之計”;馬重、楊祖榮、錢楊岳等則分別有“秋闈伊邇,佇聽好音”“奮飛貫的,操券可必”“逮聞狀頭大喜,再肅一函恭賀”“今歲必魁北榜”等祝頌語。而蔣驥信中所謂“科名顧何足道哉?為門戶計,又不得不需此”,甚至將秋闈“與試寥寥”的現(xiàn)象判為“家門不幸”的之征,足見其時常州社會對功名仕途的極端追求及舉子所負賡續(xù)家乘的沉重使命。
蔣和寧自作詩札2通5頁,未見著錄,其中1通3頁上款為袁枚。蔣、袁二人為至交。蔣逝世后,袁為之作墓志銘,謂二人相識于乾隆四年(1739),“其時君(蔣)以諸生為寧邸上客,每出城宿余(袁)家,兩人不飲而好論古,折堲相對,凡三千年國家治亂,人才臧否,有所見解,動輒相合,拍幾叫呼,以故益相得,家人聞君來,必治具濡蠟以待”。
劉翊宸上款及往來信札約8通30頁,談及太平天國、捻軍起義、明拓《多寶塔》、原拓《皇府碑》等。劉在咸豐間曾署福建鹽法道,“歷在江陰、丹陽、溧陽、江寧、揚州等府縣,開設(shè)典鋪二十余處”,廣有資產(chǎn),曾于同治初年購得常州著名園林惲家花園(又名近園、靜園)。
鹿傳霖、吳重憙致王懿榮信札約7通40頁,約作于1890年代,圍繞中日海陸戰(zhàn)爭、慈禧壽慶、畿輔水災(zāi)、聯(lián)姻完婚、西藏邊釁等晚清時局而作。鹿、吳二人均與王懿榮有兒女姻親。
信札冊中涉及人物包括:楊椿(農(nóng)先)、洪亮吉(稚存)、邵長蘅(青門丈)、殷元福(夢五)、蔣鎬(老先生)、王澍(虛舟)、儲欣(同人)、蔣錫震(豈潛)、惲鶴生(皋聞)、徐依(永念)、任翼、董以寧、曹澤咸、劉敝東、湯大紳(藥岡)、明新(竹巖)、明亮(鐵巖)、史致鄂(士良、士翁)、曾國藩(滌翁)、李鴻章(合肥)、吳大澂(清卿)、張之洞(香濤)、沈葆楨(幼翁)、樊增祥(云門)、徐有壬(中丞)、王有齡(雪軒)、惲世臨(次山)、文祥(文相)、黃紹箕(仲弢)、邵松年(學(xué)使)、譚鈞培(序初)、陳景曾(貫甫)、曹青宕、萬序東、莊二安、楊同楏、鹿?jié)i理(小兒)、鹿?jié)±恚海⑼貘櫚l(fā)(文卿)、王懿棨(慎卿)、王崇燕(翼北)、周銘旗(懋臣)、王伯鸞(石塢)、吳豳、吳崶、丁艮善(少山)、陳阜(祜曾)、時庸勱(吉臣)、張瑤青、黎兆棠(召民)、柳原前光、大久保利通等。
LIANG TONGSHU, ZHAO HUAIYU, JIANG JI, ZHUANG LINGYU, DING SHAOYI, YANG SISUN, LIU HANQING, ET AL.? LETTERS DEDICATED TO YUAN MEI, JIANG FENGONG, LIU YICHEN AND WANG YIRONG
Ink on paper, album (about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pages)
Note:Dedicated to Jiang Fengong, Yuan Mei, Liu Yichen, Wang Yirong, et al.
29.5×19.5cm(冊頁尺寸)
RMB:180,000-300,000
作者簡介:1.龔士薦(1643~1714),字彥吉,號復(fù)園,江蘇武進(今常州)人。諸生。少工詩,曾受知于龔鼎孳。弱冠游京師,名動公卿。著有《復(fù)園詩鈔》。
2.莊令輿(1662~1740),一名景濂,字蓀菔,號阮尊,江蘇武進(今常州)人??滴跛氖澹?706)年進士,官編修。工詩,有《雙松晚翠樓詩》,又與同邑徐永宣合編《毗陵六逸詩鈔》。
3.徐永宣(1674~1735),字學(xué)人,號荼坪,江蘇武進(今常州)人?!敖笫遄印敝???滴跞拍辏?700)進士,授戶部主事。古文辭與王士禎、朱彝尊相頡頏。有《云溪草堂詩鈔》《荼坪詩稿》。
4.蔣驥(1678~1745),字涑塍,室名山帶閣,江蘇武進(今常州)人。清代學(xué)者。與其兄蔣汾功、蔣文元、蔣芳洲、蔣鵬翮俱有文名,并稱“里中五蔣”。著有《山帶閣注楚辭》。
5.張迪(1688~1763),字恂叔,號靜外,又號鹿泉,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人。康熙五十二年舉人。歷任直隸沙河、陜西榆林、山西武定等地同知。乾隆七年,以母年高乞養(yǎng)致仕歸,后應(yīng)聘執(zhí)教棠城、暨陽書院。著有《閑齋詩集》。
6.蔣和寧(1709~1786),字用安,一字榕菴,號耦漁,別號蓉龕。江蘇陽湖(今常州)人。蔣汾功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乾隆二十四年任《通鑒輯覽》纂修,二十七年任貴州鄉(xiāng)試主考官。陸繼輅稱之為“常州文辭宗師”。
7.梁同書(1723~1815),字符穎,號山舟,晚號不翁、頻羅庵主,九十歲后號新吾長翁,浙江杭州人。詩正子。乾隆十七年特賜進士,官侍講。嘉慶十二年重與鹿鳴宴,加學(xué)士銜。工書,法顏、柳、米法,七十后愈臻變化,自立一家,負盛名六十年。與翁方綱、劉墉、王文治并稱“翁劉梁王”。
8.趙懷玉(1747~1823),字億孫,號味辛、收庵居士,江蘇陽湖(今常州)人?!芭昶咦印敝唬c洪亮吉、孫星衍齊名。乾隆四十五年(1780)召試賜舉人,授內(nèi)閣中書,官至山東青州同知,署登州、兗州知府。有《亦有生齋文集》《亦有生齋詞》。
9.張維煦[清],字和叔,號珠巖,又號岸舫,晚號竹醉翁。江蘇婁縣(今蘇州)人。張照從父??滴跛氖荒辏?702)舉人,與弟張梁同榜。以長子夢征貴贈編修。
10.莊蔣璣[清],原籍江蘇武進(今常州),寄居順天大興。康熙三十五年(1696),卷入順天鄉(xiāng)試冒籍案,被革去舉人。
11.曹在豐[清],字湛斯,江蘇宜興人。候選州同知,乾隆元年舉孝廉方正。
12.黃濤楫[清],字逢源、寬夫,號蓬園,江蘇江寧(今南京)人。乾隆初薦舉鴻博,未赴。著有《石城》《廣陵》等詩草。
13.馬重[清],號東里,江蘇虞山(今常熟)人。乾隆九年(1744)舉人,官四川清溪知縣。
14.宋晉(1802~1874),字錫蕃,號雪帆,江蘇溧陽(今常州)人。道光二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官侍讀學(xué)士、光祿寺卿、禮部侍郎、宗人府丞、工部侍郎、內(nèi)閣學(xué)士,終戶部左侍郎。
15.郭柏蔭(1807~1889),字遠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十二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轉(zhuǎn)編修。歷任江蘇布政使、代理巡撫,廣西巡撫,署理湖廣總督。著有《天開圖畫樓文稿》《變雅斷章演義》等。
16.丁紹儀(1815~1884),字杏舲,又字原汾,江蘇無錫人。歷官湖北東湖縣知縣、福建汀州府同知。著有《東瀛識略》《國朝詞綜補》《聽秋聲館詞話》。
17.周騰虎(1816~1862),原名瑛,字弢甫,江蘇陽湖(今常州)人。諸生,官吏部員外郎。太平天國時期,捐主事,辦欽差大臣和春文案,與曾國藩有往來。咸豐十年,蘇州城陷時為江蘇巡撫徐有壬擘畫兵事。著有《餐芍華館詩集》《蕉心詞》等。
18.楊泗孫(1823~1889),學(xué)名英泗,字鐘魯、濱石、瀕石,江蘇常熟人。咸豐二年榜眼,授翰林編修。歷任武英殿總纂、國史館協(xié)修、太常寺少卿等職。曾屢充會試及湖南、福建、山東、順天鄉(xiāng)試考官。
19.劉翰清(1824~1882),字開孫、開生,江蘇武進(今常州)人。道光二十六年舉人。咸豐十一年以軍功保舉知府,次年入曾國藩幕。同治十一年,任上海出洋幼童肄業(yè)局總理。光緒四年隨曾紀澤出使英、法、俄等國,任二品頂戴欽使頭等參贊。
20.鹿傳霖(1836~1910),字滋軒、芝軒,號迂叟,直隸定興(今河北保定)人。同治元年(1862)進士。歷四川總督、江蘇巡撫,官至戶部尚書兼軍機大臣。宣統(tǒng)元年晉太子太保,拜體仁閣、東閣大學(xué)士,兼經(jīng)筵講官。
21.吳重憙(1838~1918),字仲懌,山東海豐(今濱州)人。同治元年舉人。歷任河南陳州知府、開封知府,福建按察使,江寧、直隸布政使,護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江西巡撫,河南巡撫等職。辛亥后歸寓津門。著有《吳氏文存》《吳氏詩存》等。
上款簡介:1.蔣汾功(1672~1753),字東委,號濟航,齋號讀孟居。江蘇陽湖(今常州)人,與蔣文元、蔣芳洲、蔣鵬翮、蔣驥并稱“里中五蔣”。雍正元年(1723)進士,官湖北知縣、松江教授等職。有《讀孟居文集》,后人又編有《蔣濟航先生文集》。
2.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扒稳蠹摇薄靶造`派三大家”“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文筆與大學(xué)士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乾隆四年(1739)進士,官溧水、江寧、江浦、沭陽等地知縣,無意吏祿。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等。
3.劉翊宸(1818~?),字云樵,江蘇武進(今常州)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舉人,選授福建長樂縣知縣,署理建寧府知府,任內(nèi)以功獲保知府、道員,加鹽運使銜,歷署福建鹽法道、按察使。旋因守制回籍家居三十余年。光緒十年(1884)因典鋪虧空案內(nèi)經(jīng)江蘇巡撫衛(wèi)榮光參劾革職。光緒三十二年(1906),與莊蘊寬在常州創(chuàng)辦粹化女學(xué)。
4.王懿榮(1845~1900),字正孺,號廉生、蓮生、養(yǎng)潛居士。山東福山(今煙臺)人。發(fā)現(xiàn)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光緒六年(1880)進士,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精通訓(xùn)詁、金石之學(xué)。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時投井殉節(jié)。著有《漢石存目》《福山金石志》《六朝石存目》《王文敏公遺集》等。
西泠拍賣網(wǎng)上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dǎo)、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shè)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nèi)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quán)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guān)著作權(quán)、商標權(quán)、專利權(quán)及/或其它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jīng)西泠拍賣網(wǎng)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quán),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zhuǎn)載、復(fù)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wǎng)的局部或全部的內(nèi)容或服務(wù)或在非西泠拍賣網(wǎng)所屬的服務(wù)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quán)論,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特別地,本網(wǎng)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quán)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quán)公約法律保護。除經(jīng)本網(wǎng)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fù)制、修改、經(jīng)銷、轉(zhuǎn)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quán)法》及相關(guān)法律追究經(jīng)濟賠償和其它侵權(quán)法律責(zé)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wǎng)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quán)。應(yīng)遵守著作權(quán)法以及其他相關(guān)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