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6
估價RMB: 2,800,000-3,500,000
成交價RMB: 3,910,000(含傭金)
八大山人(1626~1705)?行書?白居易池上篇
紙本?立軸
識文: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謂土狹,勿謂地偏。足以容靜,足以息肩。有堂有亭,有橋有船。有書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髯飄然。識分知足,外無求焉。如鳥擇木,始務巢安。如魚在沼,不知海寬。靈鶴怪石,紫菱白蓮。皆吾所好,盡在目前。時飲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景物閑閑。優(yōu)哉悠哉,吾將終老乎其間。
款識:八大山人。
鈐?。喊舜笊饺耍ò祝?何園(朱)?真賞(朱)
簽條:八大山人行楷書軸。一九七三年六月十日,初升。鈐?。撼b(白)
鑒藏印:石陽童氏筱珊珍藏書卷字畫碑帖之章(朱)
說明:童源通舊藏。來楚生題簽。
是幅書于羅紋紙上,取用晚年最拿手的行書字體,作于1702年左右,時八大77歲,在南昌,居荷園。正值八大藝術創(chuàng)作的鼎盛時期,呈現(xiàn)了其書畫藝術成熟期的典型面貌,筆力渾厚圓潤。
其中斷代具體考證原因如下:
一、從落款分期方面:本幅款識中“八”字左邊變成一撇出鋒狀,是為八大山人77歲至80歲之間所書,即書于1702年至1705年。
據考,八大山人現(xiàn)存最早的用八大山人四字題款的作品,是1684年59歲所書小行楷《內景經》(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該字號一直使用并貫穿至其1705年80歲去世。
縱觀其存世畫作,此二十二年間,落款變化可分為四期:一為1684年59歲至1689年64歲間,“八”字作“_| |_”狀;二為1689年64歲至1694年69歲間,“八”字作“><”狀;三為1694年冬69歲至1701年76歲間,“八”字改作左右兩點狀;四為1702年77歲至1705年80歲間,“八”字左邊變成一撇出鋒狀。
二、從鈐印方面:本幅所鈐“何園”朱文大型方印,是八大山人74歲至80歲之間使用,即作于1699年至1705年。
八大山人“何園”印共有六方,于74歲時開始使用,此件所鈐“何園”大型朱文印一直頻繁地用于1699年至1703年書畫作品之中。
三、從書法風格方面:學界將八大傳世作品(落款八大山人)的書風轉變大致分為五段。本幅書風應處于其間第四階段或第五階段,即1698年73歲至1705年80歲之間。
其他分期為,第一階段:1684年59歲至1690年65歲,書風多受黃庭堅影響;第二階段:1690年65歲至1693年68歲,將篆字筆法參入草書中;第三階段,即1693年68歲至1698年73歲之間,字形逐漸收斂,多作小行楷冊頁。第四階段:1698年73歲至1702年77歲,多作大幅立軸;第五階段:1702年77歲至1705年80歲,多臨古帖,人書俱老。
四、經過大量對比上述第三階段存世作品書跡:本幅與八大1702至1703年所作《行草書唐詩四屏》(王方宇舊藏)書法面貌極為相近,是為同時期作品。
與之前狂放怪偉、夸張錯綜的風格不同,此時的八大心緒平靜,以篆書的圓潤的線體施于行草,刪繁就簡,樸實雄渾。
綜上可述,本幅約作于1702年左右。
明人對待經典古詩文的方式,往往在書寫的時候多有改動,從明中期到晚明都是如此。八大亦是其中一位,書寫古詩文時,常常邊寫邊改。這不僅是明人眼中習以為常的事,也是世人通過書法實物來窺探明末文人對文學的基本觀念,更是其本人文學再創(chuàng)作的體現(xiàn)。現(xiàn)存公認的八大山人書跡中,譬如《臨河序》,凡書幾遍都不相同。
將本幅所書白居易《池上篇》內容與明嘉靖十七年(1538)錢應龍刻本可知,其間文字多有改動并再創(chuàng)作,亦是八大山人暮歲禪宗思想精神的體現(xiàn)??傆嫲颂?,機具文獻價值。
如:白居易版“足以容膝”中“容膝”更多的是空間上的有余,而此幅中將“容膝”改作“容靜”,則體現(xiàn)了八大心理層面的自洽。這一改動或與八大山人所心學影響有關。明后期,心學經陸九淵和王陽明的發(fā)展,在文學藝術影響根深蒂固。心學創(chuàng)始人陸九淵為江西撫州人,在江西多地講學,康熙十八年(1679年),山人和陸九淵等人一同出游,并作詩《陸象山祠》。
又如:八大山人將白居易版“如龜居坎”改動為“如魚在沼”,魚為八大存世繪畫作品中重要題材,八大作品中的魚是他精神的“物化”,因而本幅中亦將龜改為魚自喻。
再如:八大山人將白居易版“有堂有庭”改作“有堂由亭”、“雞犬閑閑”改作“景物閑閑”等,皆是其晚年閑適思想的體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八大與白居易在賞石文化的精髓歸屬上是一致的,八大晚年以“荷園”為齋號,與白居易晚年閑適的思想趣味不謀而合,可謂是跨越千年的知己。
是故,八大晚年常常以白居易詩文為創(chuàng)作對象。有八大山人1699年所作行書《行書白居易琵琶行卷》(故宮博物院藏)、1700年作《行書白居易北窗三友詩》(《八大山人全集》P528)等。
BADA SHANREN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Ink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Note: Titled by Lai Chusheng.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Tong Yuantong.
95×46cm
RMB: 2,800,000-3,500,000
作者簡介:八大山人(1626~1705),即朱耷,本名統(tǒng),別號個山、人屋等,明寧王朱權后裔,江西南昌人。順治五年削發(fā)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康熙十四年十署款八大山人直到卒年,似“哭之”“笑之”。擅畫山水、花鳥 、竹木?;B學沈周、陳淳、徐渭,于靜悟中自成一格。山水取法黃公望,頗受董其昌影響。對清代花鳥畫影響極大,與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
鑒藏者簡介:童源通(1859~?),字筱珊,又字六石,后改名叫慎初,江西峽江人。為人厚道,崇尚文山正氣,擅詞章。尤其寫的一手好字,故而求字者甚多,今峽江縣城巴邱鎮(zhèn)“東鄉(xiāng)會館”的館名便是出自源通的墨跡。清光緒十四年(1888)取得副貢功名,當過江西巡撫衙門和湖廣總督府的文案,后升河南汝州知州,民國初年,歷任國務院秘書,內政部、財政部僉事。
題簽者簡介:來楚生(1903~1975),原名稷勛,字鳧,后字楚生,以字行,號然犀、楚鳧、負翁、安處先生,晚更號初生,初升,浙江蕭山人。1921年入上海美專,與潘天壽情在師友間。1924年在杭州組織“莼社”。后移居上海,課徒鬻藝。曾為西泠印社社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等。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